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半山半岛的规划总解析,同济大学教授关于半山半岛建筑设计随想,长文慎入

发表于2013-07-23
⊙ 关于气候

设计的路源于脚下的路,这些年跟随金达利董事长谢董征战南北,才真切地感知到中国之广袤与博大。大河上下纵跨几千里,雨露霜雪,四方地理自成气候,豪迈温婉,各地风土人情独具特色。记得有一次接触东北松花江畔的项目,仅一个“冻土层”的议题就让大家耗费许多讨论;而另一次在甘肃,当地巨大的昼夜温差则成了“谋杀”草纸和香烟的“元凶”。栖居的母体是当地的风土,我们一直相信,建筑设计的起点和终点乃是“气候”。

三亚是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中国唯一一座生长在热带气候中的城市。欲读懂三亚,须先读懂热带气候。富人的房子也罢,中产的房子也罢,三亚的房子,首先必须是“热带的房子”

三亚是炎热的,热到一年四季在中午的阳光烧烤之下不能出门,热到白天的人们都打不起精神来,热到马路上的气温起码有五六十度,热到你光着膀子出去一定将你晒脱层皮。三亚又是凉爽的,只要是阳光直射不到阴影之下,或是夕阳猩红的椰林之侧,就一定是凉爽的,有抚襟的海风自四面微微而来,非常惬意。三亚是干燥的,皮肤和眼睛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被高温和白炙所包围。三亚又是湿漉漉的,通常在春夏两季肆虐的台风,让城市和人群泡在毫无征兆的倾盆大雨之中,河水和海水被太阳晒成蒸气,附在发丝间、毛孔外,挥之不去,无可遁形。

面对陌生的境遇,最理智的行为是以恭谦的态度向原住民和原生住宅学习。记得一次在海南东线的香水湾海滩的某个农家餐厅吃饭,那有一个大大的爬满滕蔓的凉棚四面开敞,外头烈日炎炎,里面则凉风习习,柱取代了墙,棚取代了顶,通透取代了围堵,呼吸与视野都是那么通畅和自由。这个精简到极致的“建筑”,既是对气候的“妥协”,更是对气候的利用和再造。所以我就跟同行的人说,这所凉棚就是三亚房子的“原型”。

有时候,我们是不太忍心来回顾那些盖在三亚海滩边的住宅的,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不属于这座南海之岛,而是海峡对面那块大陆上的房地产翻版。曾经耸立或躺卧在广州、上海乃至北京的房子被一厢情愿地搬到这里,看不到喜悦,也酿不出生命。也许这是当下的“时尚”,普通人追逐明星,小城市追逐大城市,造成了“千城一面,千盘同形”的后果。试想那些曾经住在北京、上海的人们,来到这个向往以久的热带岛屿,看到的却是与他们试图逃离的地域类似的城市,将是多么的无趣与无聊。


发表于2013-07-23

⊙距离和原乡

距离产生美,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产生静,指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每天早晨醒来开始,都市人的耳朵里就充斥着各种喧嚣,鼻子里充斥着各种尘埃,大脑里则更是千头万绪、浑浑噩噩。找个地方“躲”起来“藏”起来“静”下来,哪怕是一天也好,这恐怕是许多人的梦想;找到一段时间能够与这个世界保持一些距离,这已经成为很少一部分都市人才能享有的特权。

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们既生存于“社会”这个大系统里,也是生活在“家族”这个小系统里。社会是“他乡”,家族则是“原乡”。纵然“他乡”满是功名利禄、声色犬马,却永远无法取代或掩盖对“原乡”的迷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回到“原乡”,回到那少时记忆中的村落和小镇,回到那溪流、山谷和炊烟,回到有祖母在树荫下讲故事的岁月,回到那一份再也找寻不到的宁静和温暖。现时的中国,城市膜拜与混凝土森林的迅速扩张将一切都割裂开来,我们找不到回归“原乡”的路,甚至连“家”在哪里都有些模糊不清。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人对“原乡”的迷恋悠闲浓烈,“和这个世界保持一些距离”,大致就是这种栖居情节的自我救赎,抑或无奈之选。

能够创造这样一个场所,让忙碌的人们可以拥有一个把自己“藏”起来的地方,让他们觉得自己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相对的距离,并足以慰藉那一颗颗对“原乡”饱含企盼的心灵——这些,是我们在项目定位与设计初期所考虑的最多的东西。

发表于2013-07-23
⊙ 关于形状

伴随近十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也则是高歌猛进,大多数人的心态是浮躁的,大多数的手法则是拷贝,还是拷贝国外所谓经典款式,就是相互拷贝所谓经典楼盘,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丧失了敏感与思考,丧失了与城市与土地的对话。

⊙ 私密性与公共性

“私密性”与“公共性”是人们栖居生活中两种不同的心理需求,也成为住宅设计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空间属性。而作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第二居所”的住宅,此两点尤为突出。

半山半岛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人们可以把自己藏起来、发呆做梦的地方,成为一个让都市人彻底放松的地方,甚至彻底到“连衣服都不想穿”。那么,它的住宅建筑的私密性就成为设计的第一命题。私密性是一种感觉,一种让人“觉得安全”的感觉,它需要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心理感知共同调动,并互动协调。虽然可以用种种的围合、遮蔽的手段来将人包裹起来,但我们认为,形成恰如其分的空间尺度才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只有当环境和比例给身处其间的人一种“紧致”且“能够把控”的感觉时,居所的私密性才能够真正得到体现;而那些尺度过大的单一空间,哪怕是包裹得再严实,也很难让人有安全感。

三亚是一个“巢”,天冷了人们就像候鸟一样从远方飞来,天暖了就随即飞散而去。在三亚的海边,人们除了有让自己放空、放松的想法,也会享受与“陌生人”偶遇、聊天的乐趣,因为此时此地此景足以勾起这份对视的闲适、这种交流的冲动。基于这样的想法,在半山半岛高层住宅的设计上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单元式”的做法,而是给每层住户一条宽宽的通廊,将他们联系起来。从宽大的雨棚到敞亮的门厅,再到同乘一部的景观电梯,如此的路径设计,恰恰为了让居住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邻居们和朋友们问候一声,寒暄几句。

这样的邻里氛围,不免让人唤起许多曾经的生活记忆。记得小时候生活在学校的大院里,那是一栋由两层的教学楼改成的宿舍,每家都不大,基本上没有客厅之类“多余”的房间。房外的大走廊就是大家的起居室兼餐厅,每到吃饭的时候,各家都传来了招呼小孩子回家吃饭的吆喝声。夏天的夜晚就搬出竹椅来,坐在走廊里,听着大人们一边泡茶一边讲天南海北的事情——每每想起来还是有股温暖的感觉。现如今居住在“一应俱全”的三十几层高的公寓里,七、八年过去了,邻居之间也只是遇到了点点头而已,全名是基本叫不上来的;要不是因为女儿小,吵着要带她去楼下花园里玩耍的话,几乎就更没有机会与邻居们说上几句话了。

相似的理念也在半山半岛的别墅区里得到实践:我们将十几户别墅做成了一个组团,每个组团有着淡化形式但足够象征性的“入口”;十几户主人共同拥有一个公共的院子,每栋独立别墅的院门都朝着这个公共的院子打开,院内有树、有水、有桌、有桥,就像我们在高层公寓里所做的那样,我们希望居者和访客都能在这个融洽的场所里找回一点逝去的氛围。


发表于2013-07-23
⊙ 院子——内向的空间

“……住宅的平面,初看甚是简单、系由一进一进的封闭型院落形式,旁列避弄,然细审之则小院回廊,洞房曲户又使人如入迷境,顿觉东西莫辩。计成《圆治》多说:“因地制宜”当然是总结前人经验而言,其影响及后世于此可证。就调查所得,大至四条避弄,小至一个天井的住宅,虽变化多端,然就采光及空气流通起见而言,总不外乎各种天井(院子)连系成的单体建筑所组合成的。”

“纵观传统的中国民居,与其说是中国人在该房子倒不如说中国人是在盖院子,民居的形成非常简单,家家户户几乎用的都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形式,可是形式的空间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民居对于城市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界定是明确、肯定的,但对于居住空间的内部,对于室内与室外的界定确实模糊的,也就是说院墙之内实的虚的是一个整体,虚空间与实空间为补充、同等重要。”

“院落的大小与建筑的高度比例一般为1:1,在扬州地区能有充分的日照,夏日上加凉棚,前后门牖洞开,清风自引,从地穴中来的兜风,更是凉爽。至冬季将地穴门关闭,阳光满阶,不觉有严寒的袭入了。这次花墙和重重的门户,却增加了庭院空间感与深度,有小宅不见其狭,大宅不觉其旷的好处……”

——引自陈从周文集《苏州旧住宅》,《扬州园林与住宅》

在半山半岛一、二期的别墅设计过程,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坚持,就是“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建造给中国人住的房子”,这里“给中国人住”当然指的是粹取传统中国民宅的空间与意境、而非其外表与形式。
一场“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浩劫和文化灾难,将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中国社会生硬地切割和阻断;紧随其后的近三十年西方式的“GDP导向”成长,无疑又使传统中国文化被进一步淡化和遗忘。但这些并不能阻挡中国人血缘的流淌和习惯的坚定,我们内心深处“内敛、内向、自觉”的文化特性并没有改变,追逐“原乡”与“宗宅”的梦想依然清晰。

接近20米*20米的宅基地被抬高了1.8米,为的是增强院落的私密性并形成半地下空间,同时又被L型的建筑实体切割出若干个小院落。拾阶而上,首先进入的是前院,内予条状荷池及涌泉,此院兼做玄关之用。透过起居室的大玻璃门,可以看见中院,院内有一方私家泳池,与建筑物相互咬合。再往下走则到了“下院”即半下沉的庭院,此院为半地下空间提供了通风与采光,并与主院相连。厨房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侧院,可兼做户外用餐之用。院墙有虚实之分,虚的部分采用半透明玻璃与网板等素材,以增加视觉的层次与景深。基地中部还有个下沉式的天井,既可以为房间“引风”,亦是半地下浴室的户外延伸空间。我更喜欢这个天井,阴凉而安定,班驳的树影洒在墙上,凭添出几分禅意。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在东南亚诸国传统建筑的空间与形式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建筑的魂魄和气息。恐怕只在眼下,国人盖起房子来反倒没了方向。诚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演进,建筑方式变了,建筑材料也变了,但有一点不会轻易凋零,那就是“文化的根”。如何在中国唯一的热带地区造适合中国人的房子,这是我们正在思考并将继续思考的命题,也应该是所有在这里从事建筑实践的人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发表于2013-07-23
⊙ 呼吸的建筑

与普通的住宅主要考虑功能和动线不尽相同,热带度假住宅的平面设计还要照顾到“气候”和“休闲性”这两大特征。在最初设计半山半岛高层住宅的平面格局之时,我们针对居所的各项功能空间进行了逐一讨论,并作出了自己的定义:热带滨海度假住宅的厨房功能应该弱化,甚至有可能被一个吧台所取代;餐厅也并不需要那么严肃和固定,因为谁都很难确定度假者会在哪里用餐;起居室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室内,而应该走向室外、半室外;浴室变得十分重要,需要夸张一些并看得到大海,最好具备“制造故事”的潜力。

如此不断的推敲与尝试,我们最终找到了空间组织的灵魂与线索,那就是一个长长的侧向阳台,一个有顶的半户外空间,它可以被视为每个居住单元的“肺”。就像“肺”对于人体而言是一个呼吸器官,这个半户外空间也正是居住单元的“呼吸器官”,所有的功能空间都通向它,它迎向大海,将海上的风、海洋的气息吸纳进来,并输向住宅的各个功能空间。它是起居室的延伸,它是主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另外一个餐厅,它不仅仅只是一个阳台……

阴影与通风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对于热带建筑的舒适性而言,它们是同样至关重要的。半山半岛高层建筑的立面被处理到非常简约,除了应有的梁柱支撑系统之外,剩余的就是一层能够呼吸的“表皮”——全部由可开启与闭合的门窗系统所组成的表皮。在保证安全的技术支撑下,这些门和窗可以随使用需要而灵活开启或关闭,兼顾了安全、美观、遮阳、通风四重功效。建筑的立面也就会随着表皮局部的开合而产生随机的、丰富的表情。
发表于2013-07-23
⊙ 老做法与新技术

我们知道,对于热带地区的建筑而言,好的遮阳与隔热技术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直接决定了建筑使用者的生活舒适度。随着建材科技的进步,新的隔热材料层出不穷。针对建筑屋顶的隔热构造与材料,我们也同样进行了多种的研究与试验,最后发现,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加上最传统的通风隔热层的构造做法最为有效:利用双层屋顶的最上层割断阳光的直射与紫外线辐射,利用中间的空气夹层来通风降温,再利用最下层的屋面保温层阻隔多余的热量。这种方法是热带地区运用了几十年的“老传统”,只是面层的大介砖可以换成其他不同的材料罢了。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利用新能源的世纪,全世界的城市开发者都在大力倡导节能建筑,特别是对可再生无污染能源的充分利用。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太阳能集热板最大的生产国,只是太阳能集热板的形式过于简单和单调,对它的利用与安装也不曾在建筑设计的前期予以周密考虑,以至于后继安装的太阳能板与建筑的屋顶及里面效果产生极大的不和谐与反差,严重破坏了建筑的整体观感,一些地区的政府为此专门还专门出台了不允许住户私自加装太阳能集热板的规定。

三亚地区的关照十分充足,为节能建筑特别是太阳能建筑提供了绝佳环境。在半山半岛的建筑设计中,我们选用了平板玻璃型太阳能集热板,并在早在设计屋顶隔热层之时将太阳能板与之结合,使之成为建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能源利用的同时维护了建筑的整体美感。所谓创新并不艰难,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只是在设计过程中多用些心、早用些心。

半山半岛真正的“技术创新”,大概要数“恩华特”的全封闭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它像一个巨大的吸尘器,将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通过地下管道“抽走清空”,整个过程军事全封闭、自动化的,没有二次污染。这套相对成熟的系统在欧洲运用较广泛,在中国,半山半岛是实际运用此系统的第二个社区(中国第一套恩华特系统被应用上海松江的“泰晤士小镇”,现已投入使用)。
发表于2013-07-24

分析得很全面

发表于2013-07-24

太长了~

发表于2013-07-24

三亚的房说到底主要买的是气候

发表于2013-07-24

果然是总解析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