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网友说话]海南生鲜超市,好事还是坏事?

发表于2012-10-23
到哪买菜?现在一般有两种选择:菜市场或者是超市。按经验来看,前者生鲜,后者安全。换一个角度,前者有些脏,后者有点贵。所以,一般说来,白领买菜爱去超市,居民买菜爱去菜市;还换一个角度,主妇买菜爱去菜市,男人买菜爱去超市。

今后,在海口和三亚买菜,可能就只有一种选择:超市。海南日报报道,海南省出台农贸市场“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后海口、三亚等城市主城区和城市新区不再设点建设传统农贸市场,重点鼓励发展生鲜超市和农改超。

多少年来,人们把菜市场比着厕所,谁都离不开,但谁都不愿它靠近。机关嫌它吵,交通说它堵,治安怪它乱,环卫怨它脏。于是,菜市场成了后娘养的,卫生检查来了,菜市场就关了;风头一过,菜市场又开张了。毕竟,菜市场与民生息息相关,从菜地到市民的菜篮子,毕竟需要一个集散地。

“农改超”,这些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在坚持这么做。不过,这些年过去了,做得似乎不太尽如人意。有些地方还不容易“农改超”了,但整洁正规的生鲜超市里门可罗雀,菜贩子宁可冒着被城管踢摊子的风险,也愿意在菜市场甚至马路边寻找商机。让人恨铁不成钢的是,居然有市民愿意捧场,哪怕有可能短斤少两,掺杂使假,可一个便宜三个爱,菜是每天都要吃的,便宜就是硬道理。

海南一直在努力打造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可海南人民守着菜篮子,吃的却是最昂贵的菜。终于,有关部门意识到,海南的菜篮子沉重,有流通问题,也有生产问题。从今年开始,海南共投入6亿多元新建3万亩常年蔬菜基地,将缓解海南岛内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到明年,海南省常年蔬菜基地达到13.85万亩。

有了蔬菜基地,再有了生鲜超市,海南人民的幸福指数有望大幅度提高了。对即将到来的生鲜超市,人们?寄予了无限希望。

一是希望价格实惠。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人们还是希望菜价里面不要包含的东西太多。租金有,水电有,人员工资有,管理费有,甚至价格调节基金有,七加八加,菜篮子会更重的。

二是希望名符其实。顾名思义,生鲜市场,生鲜第一。从菜地到市场,时间越短越好,菜市场不要衙门化,环节太多,成本增加,时间拉长,蔬菜的质量就会下降,没了生鲜,市场就没了。

三是希望市场便民。菜市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远离居民区,市民不方便,没了买家,或买家少了,卖家就没法存在的。宜居城市,方便为上。纵然是有车一族,也不会天天开着车去买菜的。

四是希望管理便民。菜市场应该是老百姓的菜市场,任何管理都以便民为出发点。千万不要今天为了检查关门整顿,明天为了达标停业清扫。生鲜市场毕竟不是客厅,不要为了管理之便而动辄扰民。

生鲜市场终于来了!这是一件好事,好事要办好,好经不要念歪,比如市场不要层层转包,市场不要层层加码,市场不要成为腐败载体,市场不要成为作秀的工具。这些希望,并不过份,人们充满希望地等待着,等待一个惊喜!

发表于2012-10-23
真希望能做一件好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