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今日话题】菜价这么贵,我们都惊呆了

发表于2013-10-30

“菜心5元/斤,尖椒7元/斤,四季豆9元/斤,香葱12元/斤……”进入夏秋季,三亚菜价居高不下。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省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16.3%,市呼“吃不起”。

年复一年。每年夏秋季,“菜贵伤民”定期上演。

目前,我省夏秋季蔬菜,一半源自岛内种植,一半由岛外调入。2010年起,我省通过补贴建设大棚设施,推广建设常年蔬菜基地,欲通过提升自给率,来降低菜价。

然而,几年的运作下来,效果并不佳。调查发现,虽然岛内蔬菜减少了运输成本,却因为夏秋季高温多雨,不适宜种菜,产量不到春冬季的1/3,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菜价反而高于岛外调进的蔬菜。

 

在市呼“吃不起”的同时,菜呼“赔不起”,不少常年蔬菜基地处于荒芜或半荒芜状态,使用率仅为六成,充分发挥效益仅三成。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表于2013-10-30

为什么海南夏秋菜价总比外地高?

 

一半菜靠岛外调入,光成本费每斤就比原产地高1元

 

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省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2.4%,环比上涨16.3%。有记者对省外6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相对于深圳、苏州、杭州等地菜价,三亚菜价平均每斤高出0.5元-1元/斤,相对于北京、上海,海口菜价要高出1元/斤-2元/斤,珠海菜价与海口基本持平。

 

我省菜价较外地高,原因在于我省50%的夏秋季蔬菜需要依靠岛外输入。据运销商介绍,我省岛外调进的蔬菜,主要是从云南、广西、山东等地批发,然后运到海口,三亚。这就需要运费、包装费、人工费、市场摊位费等,大约0.5元/斤,所以从岛外运进的蔬菜,在海口的批发价就要比在原产地高出0.5元/斤-1元/斤

发表于2013-10-30

本地菜种植成本高,菜农积极性不高

 

高温、烈日、暴雨及台风,是影响海南夏秋季蔬菜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目前,我省夏秋季蔬菜平均亩产不到冬季蔬菜的1/3,并且种植成本更高。

 

菜农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一茬青菜,冬季需要的成本是,种子90多元、肥料600元、农药150多元,水电费30多元,农机作业费100多元,不计地租和人工费,种植成本是1000元/亩,亩产2800斤,合计每斤成本为0.35元。

 

而在夏秋季,由于蔬菜病虫害严重、蔬菜所需肥料多,肥料和农药成本约1100元,而高温烈日天气,需要喷滴灌设施费用100元,水电费也增加一倍,需要60多元,合计每茬青菜的种植成本在1500元左右,这还不算地租与人工费,而每茬亩产不到800斤,合计成本约1.8元/斤

 

发表于2013-10-30

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供应商转手多致菜价涨

目前,我省蔬菜进入批发市场后,还需要经过一到二道经销商。

 

岛外蔬菜主要是运到南北蔬菜市场,外地蔬菜由一级批发商运到市场后,有些是农贸市场摊主直接向一级批发商购买,而有些摊主是向二级批发商购买。而二级批发商手中的菜则是从一级批发商处进货的,一般加价0.3元-0.5元/斤销售。而本地蔬菜,则大部分是摊主直接从进城的农民手中购得。

 

举例说明,一个菜贩子,生菜在南北蔬菜批发市场的批发价为3.1元一斤,他转手卖4元一斤,到了终端消费市场至少得卖5元一斤。长白菜在南北蔬菜批发市场批发价为1.6元一斤,转手价是2.2元一斤,终端市场至少得3元一斤。本地茄子菜农的批发价为2.8元,转手价3.4元,到了终端市场至少得4元一斤

发表于2013-10-30

经营惨淡的平价菜店对抑制菜价上涨没多大作用

 

从日交易数超过8000笔,看到了开200家分店的“美好未来”

 

为更好地扶持和鼓励社会企业和机构经营农副产品平价店,海口市政府有关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经审查核实符合条件而设立的平价商店,不仅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左右的补偿,而且享有减收、租金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

 

自2011年11月8日海口首家平价菜店开业以来,平价菜店这一经营模式在海口正风生水起,数月间迅速开了数十家分店。开业之初,由于种类繁多,三天来,这家4S平价菜店受到了广大海口市民的热烈欢迎,销售情况异常火爆,日交易数超过8000笔,不少家常菜以及鸡蛋等副食品售价要比市场,吸引众多市民光顾。

 

平价菜店的一时火爆吸引了众多实力强大的公司企业纷纷参与进来,都想在这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口已有罗牛山、中平联农、海口好新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海口骑楼小吃街等多家较有实力的企业在布点连锁平价门店,正在运营的平价菜店总数已达数十家。这一异常火爆场景也导致海南中平联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来他们计划在海口市范围内做200家这样的平价菜店,而除了海口,三亚、琼海等城市也都可以开4S平价菜店

 

发表于2013-10-30

大投入和小盈利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惠民工程将成泡影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3月中旬,中平联农所属7家直营的4S平价菜店突然“停业整顿”。这“突如其来的停业整顿”,导致被中平联农拖欠10多万元工资的约50名员工及供货商多天来一直“奔波讨要自己的工资及供货款”,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据媒体调查,正在运营的平价菜店中,多数都在赔本赚吆喝,覆盖面小、供应不足、经营成本太高等问题让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步履维艰。

 

目前罗牛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8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如果算上政府的扶持,这8家店中仅2家有微小盈利,其余6家亏本或勉强持平。如今,平价菜店日营业额最好的时候仅2000元,但一个月的铺面租金却要1万,好新鲜农副产品平价店负责人坦言,运营成本是平价菜店最难承受之重。此外,虽然他们开的是平价店,但无论是水费、电费、人工费用,还是铺面租金、社区直销点租金,却和其他人没有任何不同,相比之下,这更加大了他们经营的困难

 

举一个例子,罗牛山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五指山路店,开店时投入约20万,每月需要支付8500元店铺租金,店里有5名员工,工资支出为7000多元。每斤菜赚个3毛钱,还有很多损耗,政府只给一次性补贴,怎么赚钱?

发表于2013-10-30

怎样才能降低海南的菜价,有关部门还在摸石头

 

表示:不应强推常年瓜菜种植

 

按照目前我省的种植科技水平,夏秋蔬菜种植成本难以降低至岛外调进蔬菜的价格。如果不能降低种植成本,一味推动常年蔬菜基地建设,反而会导致本岛供给量过大,压缩岛外蔬菜市场,推高蔬菜价格。

 

有表示,冬季海南瓜菜供应北方,夏季北方瓜菜供应海南,更符合自然规律。如果在技术条件还未成熟之际,过度强行推动常年瓜菜种植,会破坏生态。夏季由于高温多雨,病虫草害严重,使用农药较冬季要多,并且由于经常下雨,部分农药会随雨水流入土壤,破坏土壤。

 

同时,冬季对于北方来说,是土壤休耕之际,而夏季对于海南土壤来说也是休耕之际,如果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土壤负载过重,土地贫瘠,土壤生态环境改变,这不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

发表于2013-10-30

规模化生产降成本降菜价

 

当前,我省夏秋季蔬菜生产模式,主要还是以单个农户为主,少部分为企业管理模式,极少部分以合作社加农民形式组织经营,种植模式也需要进行合理引导。

 

是否可以将以家庭为主的种植户组织起来,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进行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与市场风险;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合作社进行推广普及。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价格调控,菜价高时,从外地调入相应的蔬菜产品,补贴平抑市场;菜多价贱时,给生产者一定价格补贴,或政府部门帮助农户出台并购买夏季蔬菜自然灾害损失和市场价格波动保险

发表于2013-10-30

协调本地菜外调菜比例

 

不过,由于我省夏季台风高发,遇到台风,海上交通中断,岛外蔬菜无法运入。因此,我省在保证生态环境情况下,也需适当种植本地蔬菜。因为海南本地人更喜欢本岛种植的蔬菜,并且本岛蔬菜更新鲜、更有市场,可以有规划地适度发展常年蔬菜基地,种植较好的蔬菜品种。

 

政府应该做好岛外调运蔬菜的工作,设法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把握好外调蔬菜与本地蔬菜供应的比例。如果本地菜供应比例过高,会导致外地蔬菜难以进入,菜价随之升高;如果本地菜种植不成规模,又会增加成本,降低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发表于2013-10-30

网友:要想降菜价,补贴就不能乱发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一次又一次地解释海口菜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比如气候因素制约,运输成本太高,规模效益太小,科技含量不高等。曾几何时,海南要打造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可海口守着菜篮子,却一直吃着全国最贵的菜。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有关部门开始漫长的摸着石头过河。

 

播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人们叹息,海口菜篮子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而在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是有风险的。动辄几个亿的补贴资金,那还不如给市民发“蔬菜券”好了,至少这样的补贴看得见摸得着,不至于打水漂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