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兄弟姐妹的感情为何在房子面前不堪一击?

发表于2013-07-12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房子的事就是家务事里烦人的一件。无独有偶,最近几位读者都打进我们的热线电话,想让老吴韶韶家里房子那些事。“本来是关系很好的兄弟姐妹,为什么因为房产搞得关系这么僵呢?”一位读者无奈地说。

中国人为啥把房子看得那么重

最近接到的电话,说房子的多,情况无外乎这几种: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为了争房子闹得不愉快,于是有人干脆“霸占”;子女多,但父母将房子留给其中一人,引得其他兄弟姐妹不满;一个子女接父母到自家住,被兄弟姐妹认为是看中了房子……

为什么房子容易引发家庭的矛盾?老吴认为,这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说起。“在传统中国农耕社会中,人们就把房子看得重,种田盖房子,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造房子,甚至盖很多房子。干吗要造房子?都是为子女,但是树大枝分,子女长大了,就面临着分家。”

过去南京六合一带有句俗语:“儿子多,烧小锅,熏瞎眼睛顺墙摸;女儿多,好事多,桂圆蜜枣床头摸。”这是什么意思呢?农村习惯于儿女大了分门立户,儿子多,父母就得把大锅换成简陋的小锅,给儿子分家,自己却连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没有;生女儿,女的不需要分家,回娘家还能带回来好吃的。

 

发表于2013-07-12

老吴说,中国人这种房子的情结,到取消福利分房后的当下,依然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过去一度被福利分房淡化了而已,瞧瞧当下,“毕房族”“丈母娘经济”这些新词,都是房子炒出来的概念,买房子成了头等大事。

亲情淡漠的背后,家长也应担责

伴随着房子情结,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了眼前,兄弟姐妹的感情在商品房面前不堪一击。“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亲情。”

老吴分析,一般为房子闹矛盾,多是父母去世以后。父母在的时候,老人有话语权,凝聚力还在,子女没人敢想这事。如果老人走了,留下房子,这时候谁拿谁不拿,拿大拿小,就引发了矛盾。“要我说,过去的文化传统就挺好,家长在的时候主持分家,现在没有分家一说,房子就牵扯出很多问题。亲情和房子相比孰轻孰重?”

老吴说,“有时候回过头来想想,为了房子闹,不是亲情没有、儿女不孝顺那么简单。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也跟家长有关系。家长没把房子的事情处理好,没有一碗水端平,就埋下了隐患。所谓治家如治国,治大国如烹小鲜,家长应该像管理社会一样管理家庭,在生前就把房子的问题处理好。”

 

发表于2013-07-12

老吴建议,就房子的事情,家长可以开个家庭会议摊开来讲,子女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讲出来,合理进行分配。如果觉得这样的方式谈不拢,那么也可以私下处理,能做主的人,把话说清楚。老吴讲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老人有三个子女,但只有一套房子,他想把房子留给唯一的孙子,为了担心儿女们有意见,就让拿房子的儿子拿出房子钱的一部分分给没有拿房的子女。这样大家心平气和接受了这件事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这种事情上,要让一步,糊涂一点。闹矛盾的时候,语言上要留个台阶,话不要讲绝,学学中庸之道。过不了几年,大家想明白了,说不定就和好了。”

老吴最后建议,牵扯到房子的问题,兄弟姐妹之外的配偶尽量不要参与,否则意见更多,会产生更多的矛盾。

 

发表于2013-07-12

关系到个人利益就不行了

发表于2013-07-12

合理进行分配

发表于2013-07-12

亲兄弟明算账呢

发表于2013-07-12

子女不会想父母的辛苦的

发表于2013-07-12

为人父母方织那份辛苦

发表于2013-07-12

房子就是安全感

发表于2013-07-1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