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海南金湾的就是潭门镇!你知道吗?有潭门镇是中国的幸运

发表于2013-11-14

海南金湾的就是潭门镇!11月23号出海也是从潭门镇出发

但是你知道吗?潭门镇是中国少有的千年鱼港,和三沙、黄岩岛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点评:有潭门镇是中国的幸运!

《中国国家地理》是如何描述这个千年鱼港的吧~


几百年的传统还能延续吗? 自合水水库流下来的一条小河在此入海,形成规模并不大的潭门港。港口的出海条件算不得优良——在它南边,有海南3大河流之一的万泉河入海口;在它北边,有规模更大、停泊条件更好的龙湾港。但是只有潭门港有出远海潜水捕捞海珍品的特殊作业方式,这传统自宋元时代一路传承下来,但在今天遇到了困难,他们作业的珊瑚礁被定为保护区,他们捕捞的海珍品被定为保护动物。潭门镇还有未来吗?

这是海南东部一个滨临大海的小镇——潭门镇,与它毗邻的另一个小镇博鳌,因博鳌论坛而声名鹊起,这使潭门镇显得有些落寞。但它在我心里,却犹如麦加对于穆斯林,我是抱着朝圣的心理奔向它的。为什么呢?

因为潭门镇渔民从古至今就是西沙、中沙、南沙(以下简称“三沙”)的主人,是他们把三沙与中国联系起来。没有潭门镇就没有三沙,也就没有今天的三沙市。

因为这里还是一个遍地都是船长的地方,我说的是那种真正的船长:能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而不是像今天那些衣冠楚楚、依靠GPS和自动罗盘行船的船长。

更为重要的是,我曾经认为海南岛虽在海中,但和内地一样,不像闽浙人那样有海洋文明精神。但是我错了,我在潭门镇找到了这种精神。这是中国人最缺乏的精神,这精神与大海相关,但并非在海边的人都具有。辽、冀、鲁、苏这些地方的人虽在海边,但并不具有海洋性。那些驾船在近海捕鱼的人,虽然也在海边,但他们的精神状态与内地扶犁耕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而潭门镇渔民拥有的却是海洋文明的核心精神:敢冒险;敢向陌生领域前进;敢移民;敢同陌生国度的人做贸易;敢冲破束缚,追求自由……这里的船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哪里有钱赚,就把船开向哪里。



潭门镇遥感示意图 潭门镇地处琼海市,临海。从这张遥感图上可以清晰看到潭门镇所在的辖区,陆上遍布热带作物和树种,虽然也有农田,但面积狭小且贫瘠,耕作空间不足,潭门人便出远海潜水捕捞名贵海产品。图下方入海口处即潭门港,对比右上角的龙湾港可知,潭门港不仅规模小,航行和停泊条件也不如龙湾港。潭门港做了几百年的重要出海港口,但未来也许会让位于龙湾港。






发表于2013-11-14

潭门人:不打鱼的渔民,不种地的农民

从海口奔向潭门镇,途经琼海市,与事先约好的作家卢传福会合。此时北方已是隆冬,这里却仿佛盛夏,车窗外不时闪过高大的椰子树和棕榈,更远处是绿油油的农田,里边种着稻子或菠萝。我问卢先生潭门镇是否有人种田,他说很少,“如果靠种田为生,早就饿死了。”我很惊讶,于是和他展开了一段对话。

那他们靠打鱼为生?

他们也不打鱼,他们是不打鱼的渔夫。

“不打鱼的渔夫”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不管山东、浙江、福建,还是广东或海南其他地方,渔民都是在船上捕鱼,在水面劳作,只有潭门镇的渔民是到三沙的珊瑚礁中潜水作业,捕捞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海珍品。哪里有珊瑚礁,他们就奔向哪里。

这种方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代就开始了。

没有潜水设备怎么潜水?你肯定当时他们就潜水?

他们向来都潜水,潭门镇的男孩别的技术不学,就学潜水。

他们潜水有高招吗?

从水下上来的时候,不能马上浮上来,要在中途停下来,缓一缓。

他们为什么不像其他地方的渔民一样撒网捕鱼?为什么非要冒险潜水?

到那么远的地方抓鱼?除非他是傻子。哪儿有那么多鱼?就算有,你怎么带回来?那么远的路,回来肯定臭了。

我怎么听说潭门镇的作业传统是从别的地方学来的?

文昌那边也有人去,但技术最高的要数潭门镇。从几百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也只有潭门镇。

黄岩岛最近很热闹,大部分都是潭门镇的渔船?

对呀,十几条船都是,他们不管这一套的。这是他们祖先下海作业的地方,不去那里能干什么?









发表于2013-11-14

帆船时代的最后一批船长 原以为传统意义上的船长,即帆船时代的船长再也没有了,但我们竟然在潭门镇找着了。潭门镇的帆船一直使用到上世纪90年代,而如今健在的几位帆船时代的船长,全成了潭门镇的大人物:伍书光、苏承芬、李根深、陈胜元、吴淑茂。其中,伍书光(图a)曾在1983年驾驶一艘载重量为9吨的帆船前往南沙,揭开了潭门镇渔民重返南沙的序幕。而苏承芬(图b)则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的代表性传承人,只凭一个航海罗盘和一本手抄的《更路簿》,在南海闯荡50余年,从未发生过迷航。陈胜元(图c)和吴淑茂(图d)两位船长,也曾在1984年驾驶帆船前往南沙。

来之前,我一直有个疑问:三沙离海南岛远,离南海周边国家近,为什么是我们的祖先,而不是他们的渔民去三沙?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就是因为海南有个潭门镇,而他们的作业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只有在珊瑚礁中潜水作业,才能找到生存之路,而三沙正是这样的地方。是他们,把三沙同海南岛,同中国联系了起来。

伍书光:1983年以9吨的帆船勇闯南沙,拉开了中国人重返南沙的序幕

“听说排港村的船长最多,随便敲开哪家的门就会遇上一位?”我问邓船长。邓船长是我们几年前去西沙时认识的,一起在海上共处了半个多月,现在已经是老朋友了。他是潭门镇草堂村的船长,已经开了几十年船。排港村位于潭门港对岸,与草堂村隔着港口相望。“也不是这样,哪里都有。”他回答。“我估计你就不服。”我和他开玩笑道。“不是不服,都一样,遍地都是船长。”

潭门镇今天的船长的确很多,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长了,因为他们不再完全依靠传统、依靠经验行船,而是依靠GPS的导航,依靠天气预报。我知道,现在中国已经很难见到传统意义上的船长,即帆船时代的船长。这次到潭门镇,就是想找一位名叫伍书光的船长,他是帆船时代的船长代表。

伍书光虽然默默无闻,但我认为他是中国人不应忘记的功臣。1983年,他曾带着几个渔民,驾着一艘载重量只有9吨的小帆船前往南沙群岛。潭门镇渔民以前在南沙群岛捕捞海珍品后,有到东南亚去出售的习惯。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开始“排华”运动,与中国产生外交纠纷,大陆政府因此禁止渔民前往南沙群岛。

1983年时,我们还没有在南沙群岛占领一个岛礁,还没有一名战士——直到1988年,大陆才在渚碧礁建立起第一代高脚屋,在永暑礁建立了观察站。即使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南沙群岛的考察,也是在1984年才开始的。1983年的南沙群岛是什么状态?无人知晓。

伍书光此举犹如石破天惊,他重新拉开了中国大陆重返南沙群岛的序幕。但是他还健在吗?算起来已经80多岁了吧?能找到他吗?没想到邓船长与伍书光都是草堂村人,第二天一早就把他请来和我们一起喝老爸茶了。




发表于2013-11-14

南海天书《更路簿》:每一条航线都把三沙的岛礁连接到潭门港

《更路簿》是文昌、琼海一带的渔民去三沙作业的路线图,里边记载了西沙和南沙绝大部分岛礁的位置以及岛礁之间的作业路线。最重要的是,他们为那些岛礁一一命名,并用罗盘确定方位,计算距离。从此,潭门镇的渔民去三沙就再也不会迷失方向了。

关于三沙主权归属的证据,其实只要一本《更路簿》就够了,这是铁证。这次来潭门镇,除了拜访帆船时代的船长,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更路簿》。

最初,渔民带着船去西沙、南沙,那时全凭经验:抬头看星象,低头看海况,再看看海水颜色,以此识别洋流……到了某个岛礁后,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给这些岛礁命名,没有名字,他们就没法交流各自的经验。除了岛礁的名字,每个岛礁再向哪个方向走多少航程能到另一个岛礁,等等,这些都需牢记在心。



《更路簿》是古时的导航仪 《更路簿》是古代潭门镇渔民航海时用以记录路线和里程的书,以前是必备的工具书,但在普及海图和导航仪以后,它的实用性降低,甚至被完全取代,但它是证明三沙主权的重要证据,可惜今天很难见到原件,连一直研究《更路簿》的琼海市作家卢传福也没有见过。

上一页|1|
/1页